首 页   通知公告   杂志介绍   征稿启事   投稿须知   期刊目录   稿件处理   在线投稿   联系方式

主   办: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

      与科学教育出版社
编辑 出版:当代教师与教研杂志社

社   长:李 超
主   编:吴建明
副 主 编:赵 鹏  何 捷
法律 顾问:王建军  刘海林
编辑部主任:杨光乾
编   委:陈永进 赵 鹏 马素伟

      马海林 胡 强 刘 颖

      李 涛 陈 娇 王志飞

      王 宁 钱 杰 甄子文
责任 编辑:肖 杰
封面 设计:黄晓雨
激光 照排:李 蒙
英文 编辑:方 波
国内统一刊号:CN62—1379/G4
国际标准刊号:ISSN1568—8367
通讯 地址: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
      102200- 36信箱
联系 电话:010-52489672
邮   编:102200
E - mail:ddjsyjy@126.com
网   址:www.ddjsyjy.com
定   价:12元/期

科教论坛 高教研究
创新教育 素质教育研究
阅读与写作 音体美研究
教学科研 管理纵横
教学理论与实践 职教幼教
教育体制探讨 基础教育研究
教学方法 课改实践
您是如何知道本网站的?
  
百度,雅虎等搜索引擎
网络实名
各大教育论坛
友情链接
朋友介绍
其它
  教育论文
首页 > 刊社动态 > 教育论文 
 
 
小学数学课堂问题设计浅析
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小学数学课堂问题设计浅析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张桂平
关键词:课堂问题设计  情趣  吸引力  思考性  逻辑性  时机  适时
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,数学课堂问题设计已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。它不仅是学习动力的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,也是最佳的联系师生双边活动的纽带。
提问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,是师生传递信息的有效途径之一。课堂提问的技巧是教师融汇教材、掌控学生、反馈信息的主渠道。教学中从不同的方面或角度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,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,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,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积极愉快地状态,给课堂教学带来生机。
课堂上教师的提问艺术与技巧,将直接影响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学习效果,如何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功能,使课堂提问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起到有效的作用,我在实际教学中作了如下尝试:
一、课堂提问要富有情趣和吸引力
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,因此在数学课堂问题设计上要使问题富有情趣、意味和吸引力,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探索求知。根据儿童好奇、好动、好玩的心理特点,教师要学会尊重儿童文化,采用讲故事、猜谜语、游戏、比赛等形式,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的实物联系起来,注意到他的趣味性,使学生感到有趣而愉快,在愉快中接受学习。这样联系学生实际的提问,不仅能唤起学生已有的经验展开联想,层层深入,突破难点,也能使学生积极投身到问题解决的情境之中。
   二、课堂提问要有思考性。
教师要在知识的关键处、理解的疑难处、思维的转折处、规律的探求处设问。帮助学生扫除学习障碍,促进知识的迁移,建构和加深所学的新知。促使学生在课堂中积极思考,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方式学习新知,探索规律,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,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,发展思维的灵活性、创造性。
三、课堂提问的逻辑性。
教师所设计的问题,必须符合小学生思维的形式与规律,由浅入深的提出问题,注意问题之间的严密性与逻辑性,使学生的认识逐步深化,发展学生的思维应变能力。
四、课堂提问要把握时机
布鲁纳说:“最好的学习动机,莫过于学生对所学课程本身具有内在兴趣。”当学生的情感被激发起来时,教师要适时提出问题,让学生脑海中掀起波澜;再进行巧妙的点拨,使学生从百思不得其解中恍然大悟。因此,教师教学时要精心把握提问的时机。
五、在游戏中适时提问
    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奇好动,而且对游戏有很大的兴趣,一般情况下,小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只保持15分钟左右,15分钟以后,他们的思维进入疲惫阶段,注意力开始转移,大脑含氧量逐渐减少,所以这个时候,教师要活跃一下课堂气氛,增加一些"氧分子",让小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来做一个小小的数学游戏,来把他们的注意力长时间的稳定在学习对象上来,以便让学生当堂学到的知识得到巩固和练习。
    总之,课堂提问的技巧很多,只有对提问进行艺术设计,巧妙使用,恰到好处,才能产生积极作用,达到良好的效果,我们实际教学中,要善于抓住教材中主要内容的奇巧之处来提出疑问,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,恰当地利用课堂提问,必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。
 
 
 
 

版权所有:当代教师与教研杂志  来稿请寄: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102200—36信箱 当代教师与教研编辑委员会(收)
查询电话:010-52489672(兼传真)     投稿邮箱:ddjsyjy@126.com